因为一个神秘人的存在,这档收视率越来越高的综艺注定尴尬到收官

66影视小白影视资讯人气:994时间:2021-06-07 22:58:18

相信最近很多网友都被一档综艺刷屏了,那就是《五十公里桃花坞》。

每期节目播出后都会上很多条热搜,不过内容基本上都离不开“尴尬”两个字。

1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生活在一起,互相之间本来不熟悉,而且年龄还有很大的差距,试问如何能做到不尴尬呢?

在首期播出之后,15人初次见面的大型社交尴尬现场就登上了热搜。

其实这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毕竟哪个大型群交真人秀不是如此呢!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浪姐》和《追哥》,在第一期播出的时候都出现过这种尴尬。

在自我介绍的环节,宋丹丹以“大家长”的身份主动控场,没想到却遇到了性格很硬的张翰。

虽然说这一幕非常尴尬,但说实话,也并没有太出乎观众的意料。

《五十公里桃花坞》这档综艺虽然聚集了15位明星,阵容很强大,但是却没有过多的前期宣传。

一档综艺节目想火是需要话题的,而这两年最火的话题便是“社死”。

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综艺节目中,只要出现“社死现场”那绝对会上热搜。

这种事情在群体真人秀中最为常见,但是一般相处几天之后就会好很多。

然而,这档节目已经播出到第三期了,为什么还是会尴尬呢?

按照时间来算,大家相处也差不多有一个星期了,按理来说社恐的人也应该和大家熟悉了吧!

比如这档节目中直言非常孤独的彭楚粤,每天和周也一起做烘焙,回到家里还能吃到大家长宋丹丹做的饭。

说句难听话,就算是社恐再严重的人,每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一起吃了十几顿饭了,就算没有那么太亲近,最起码也不会尴尬了吧!

年龄最小,有点害羞的赖冠霖,他说自己也非常孤独,可以看得出来他在节目中基本不和人相处。

然而,他每天却能跟自己的好哥们张翰和郭麒麟玩在一起,还有两个小姐姐周也和孟子义可以一起玩。

换句话说,赖冠霖每天跟在善于沟通交流的张翰身边,他还会发生“社死场面”吗?

在三期节目中,李雪琴都一再说自己不喜欢集体活动,甚至连聚餐都非常少。

按理来说这种人在集体生活中最容易尴尬,但是大家看李雪琴尴尬吗?

李雪琴基本上每天都和辣目洋子、汪苏泷待在一起,每天玩得不亦乐乎。

在最新一期的节目中,李雪琴和郭麒麟坐在屋顶也是相谈甚欢。

这档节目中的15位嘉宾中也就这么几个人是比较社恐的,但是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伙伴。

既然大家都已经熟络起来了,为什么观众看完本期节目之后还是会觉得尴尬呢?

其实大家都抓错了重点,尴尬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嘉宾,更不是因为彼此不熟悉。

因为一个神秘人的存在,这档收视率越来越高的综艺注定尴尬到收官。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神秘人呢?因为三期节目他一直伴随着大家,却又不是15位嘉宾中的一员。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个神秘人就是——旁白。

仔细回想一下大家会发现,每期的尴尬其实都是“旁白”搞出来的。

本来不尴尬,但是经过“旁白”这么一解释,瞬间变得非常尴尬。

就拿本期节目来说,大家骑着自行车去搞团建,但是,一切都还没有开始“旁白”就开始解释。

“出发总是开心的,抵达的结果总是未知的,一次快乐的骑行之旅触发了一场怀旧派对,又叫大型社交修炼场,跑是来不及了,你已经陷进去了。”

当大家听到这个“旁白”之后是不是瞬间感觉马上就要迎来尴尬的社交呢?

在派对开始之后,彭楚粤、辣目洋子、汪苏泷三位开始控场,紧接着大家便玩了起来。

实话实说,真的有那么尴尬吗?

这比很多公司组织的团建活动都要好很多了吧!

什么才叫不尴尬呢?难道说一开始大家倒数三二一跳起来才是所谓的和谐吗?

然而,这个派对只是开了个场“旁白”就又来了,听完这一段解释之后,观众真的看得尴尬了。

张翰非常认真负责任地带着赖冠霖和孟子义规划烘焙屋该如何改造升级,超市应该如何运营。

看完之后真的感觉在这15个人当中,也只有张翰是真的想把这个桃花坞当成一个生意来做的。

大家有没有被张翰这样执行能力圈粉呢?

谁知道讨厌的“旁白”又来了,每一句都把张翰说成是“霸总”。

话说张翰这个“霸总人设”在这档节目中本来就不讨喜,第一期还和宋丹丹发生了尴尬,节目组却故意去营造他这个人设。

真的想问一下节目组,你们真的不是在搞事情吗?

李雪琴、辣目洋子广播的时候,因为忘记开麦而变成了一个笑话。

说实话,这尴尬吗?

采访赖冠霖的环节虽然没有开麦,但观众听到就可以了啊!

难道节目组是想让桃花坞的其他成员听吗?这是不是有点没搞清楚重点呢?

本来这档节目就是搞笑的,李雪琴、辣目洋子、郭麒麟三位也都是喜剧演员。

他们本来是想给大家表演脱口秀的,现在虽然没说成,但观众还是笑了。

不管过程是什么样的,达到目的不就可以了吗?

“旁白”却解释是发生了重大播出事故,而且还要帮他们插播广告救场。

好好的喜剧效果瞬间让“旁白”解释成了大型尴尬现场。

纵观几期的节目,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本来不尴尬,极为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听了“旁白”解释之后,瞬间觉得好尴尬。

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己好像被“旁白”洗脑了。

甚至可以说都快形成条件反射了,一有“旁白”就知道出现尴尬了。

《五十公里桃花坞》这档节目随着一个个话题的带动收视率越来越高了。

这档节目虽然没有主持人,但是观众的情绪却一直被神秘人“旁白”而带动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旁白”是节目的特色,肯定会伴随到收官。

也就是说,现在因为“旁白”解释而出现的这些尴尬会一直发生,直到收官为止。

一档综艺节目是需要话题的,但这档节目以贩卖“尴尬”来当卖点,是不是有点尴尬呢?

节目已经过去三期了,“打造理想社区”的主题也有了一定的进度。

然而,节目组对核心内容却只是一笔带过,给观众留下的全是“旁白”制造出来的尴尬。

节目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吃吃喝喝的慢生活类?建设的艺术类?还是心灵治愈类的综艺呢?

难道说节目组真的是只追求话题和收视率,对内容和形式完全不在乎吗?

这些年的综艺节目各种各样,可谓是层出不穷。

当然在节目中拿什么当卖点的都有,有些综艺贩卖情怀,有些综艺贩卖嘉宾人设,还有些综艺贩卖经典。

但《五十公里桃花坞》贩卖尴尬真的是让观众开了眼了。

集体生活就一定要强行社交吗?人多就一定会出现尴尬吗?节目组现在已经陷入一个误区,大家觉得呢?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1 66影视 苏ICP备66666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