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高粱》到《狙击手》:“国师”张艺谋靠什么惊艳全世界?

66影视小白影视资讯人气:563时间:2021-07-27 16:30:19

文 | 诚享 编辑 | 山月后院、简单就好前些天有一则报道:张艺谋和女儿张末合作拍摄的电影《狙击手》,将于今年七月正式在大陆上映。这是张艺谋近期继《悬崖之上》热映后的又一部大作。张艺谋,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杰出代表人物。从1987年的《红高粱》,到2020年的《一秒钟》,他执导的电影获奖无数,成绩斐然。这位执着的电影人把一生的力量与热情,化作一幕幕镜头,为我们讲述着关于江湖、爱情、生活、信仰的故事。为老百姓琐碎的生活,增添一抹名曰张艺谋的色彩。张艺谋无疑是一个成功者。然而,正如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部不为人知的奋斗史一样,张艺谋的成功得来不易。1.不问前程,只管努力1971年,张艺谋是陕西咸阳国棉八厂的一名工人。他的工作是体力活、三班倒。但上班期间都有一小段休息时间,他就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词,天天如此。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知道这有什么用,作为一个干一天活,脏得只看得见眼白的工人,背诗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我想,艺多不压身,多学一点总是好的吧。”后来,他开始学摄影。没有任何基础,他就从理论学起。买不起书,他就借书、抄书。这一抄就是三年,几十万字,默默地学习。那时候,拍照片还得用胶卷,这对他而言,是极其昂贵的东西。为了节省胶卷,他反复学习构图理论,直到有把握了才敢下手去拍。就这样,他上班背诗词,下班学摄影,在不知未来会如何的日子里,他日复一日地努力着。1977年10月,国家恢复高考。有人建议张艺谋去考摄影系。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有初中文化、出身也不好,很多大学不会招收。于是,张艺谋把自己优秀的摄影作品整理成册,邮寄给当时的文化部长黄镇。黄镇部长看了以后,觉得张艺谋是个难得的人才,就破例向北影推荐。就这样,张艺谋以比同届同学大10岁的年纪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上学后他才知道,他的同学里不乏名人之后,比如陈凯歌、田壮壮。还有当时电影界众多大腕:赵丹、于蓝、田芳、艾青、白杨的儿女们。而他,只是一个从小地方出来的、没见过世面的小人物。他的自卑可想而知。除了努力赶上,别无他法。每观摩一部电影,他都拿笔认真做笔记:记录摄影构图、记录光线、记影调等等,事无具细地记下来,回宿舍再整理出来。一部电影,往往要写几十张卡片。后来他自己回忆起这段日子时说:“想想也够笨的,电影在运动,记什么构图。那时候就是觉得自己太落伍了,见识太少,能抓住点什么是什么。就算是一个奋起直追的措施。”关于他的勤奋,张艺谋自传《张艺谋的作业》里有这样一段评价:“他是一个精力极度旺盛、自我期许极高、持续压榨自我的人。”你可能想象不到,即使已年过花甲,他仍然保持着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习惯。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做电影功课,看碟、看小说、看剧本、开会、讨论、拍戏,他的时间基本都用在了工作上。他从不旅行,认为那是浪费时间。他觉得参加电影节就是旅行了,何必单独安排游玩的时间?他每天只吃一顿正餐,因为他的认知是:“现代人都是撑死的,你没有那么大的运动量,新陈代谢也慢,吃那么多干什么?”而他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全部用来工作。这是一个以“倒计时心态”工作的人、一个排斥一切浪费时间的人、一个电影工作狂、一个极度刻苦、勤奋、自律的人。已经有了如此成就的张艺谋,依然在为事业而拼搏。我们不得不承认,成功,真的没有捷径。那些在各自领域里有所建树的人,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也不是我们能想象的。2.“国师”的成就如果一个人做事的标准,是秉持着标新立异,人无我有,人有我异的宗旨,认真努力,并且为此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那么,荣誉就是他的日常。从年轻时候的摄影作品,到张艺谋主演的电影,再到他导演的作品,各类奖项他一路拿到手软。张艺谋一生只演了两部电影,两次都是男主角。他凭借《老井》中“孙旺泉”的角色,斩获了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鸡奖及百花奖的最佳男主角奖项。让人难以相信的是,那个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朴实又倔强的农民形象,其实是他生平第一次驾驭的一个影视角色。也许,是三年插队的农民生活,给张艺谋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记。所以,不需要太多技巧,本色出演,就已经是最成功的塑造了。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张艺谋开始了自己的导演职业生涯,一干就是一辈子。从1987年的《红高粱》至今,他一共执导了26部电影,平均1.3年一部。共计获得国际A类影评机构戛纳、柏林、威尼斯、奥斯卡的奖项及提名共22个。除此之外的国内外各机构奖项、提名多达121个……对于得奖这个事情,许多电影人穷尽一生去追求,也不过能拿上一两个,然而对他而言,这就是日常。除了电影,他还导演歌剧、编导各类国家重量级活动的开幕式,比如,2008年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与闭幕式。那是举世瞩目的赛事,每一个国人都不曾忘记。2008年,中国需要向全世界证明,我们正在强大,我们能做出最棒的开幕式。为此,张艺谋整整筹备了三年。统筹十几万演职人员,在全世界的观众面前,不能出任何差错,这种压力可想而知,然而,他做到了。那是一部杰作:在全球创下约45亿的收视率,是奥运会历史上转播规模最大的一届。并且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5000小时的报道和转播,报道规模是雅典奥运会的三倍,悉尼奥运会的四倍。外国媒体的评价称:“这是艺术之美的杰作,中华文化的缩影”。那一年,绽放在鸟巢上空的一张张笑脸,是永远留在人们记忆深处最美的瞬间。执导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成功,让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位中国导演。也让他成为国内顶级赛事或国家重大活动的御用导演,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国师”。如果把每一份荣誉篆刻成一枚勋章戴在身上,那张艺谋这一生获得的勋章,可能要挂满他全身。在别人看来,人生如此,夫复何求?然而他自己,却不觉得有什么志得意满的。他在《张艺谋的作业》里说:“我就是一个老老实实的拍电影的人,我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他是他自己按照那个年代的标准,张艺谋的出身其实并不好。爷爷毕业于燕京大学,是当时陕西省柞水县的县长,三个儿子全部是黄埔军校的学生。毕业后,老三,也就是张艺谋的父亲,是国民党军队的后勤军需官。大伯和二伯也都是带兵打仗的军官。有这么一个家族背景,到了他这一代,又遭遇十年动乱,可想而知会是怎样的境遇。张艺谋小时候,就是个“黑五类、狗崽子”。因此,他的个性其实是自卑且有些压抑的。但他也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是学着接受:“我就这么个家庭出身,我知道自己是谁,但我不觉得别扭,我可以背诗词,可以拍照片,我觉得挺好的。”1960年,那个时候,他的梦想就是:“平时能吃上白面馒头,上学能不能把家庭成分填得好看一点,进了工厂能不能轻松一点”……这些他没办法选择的个人经历、原生家庭,造就了他从小就不做无谓空想的性格。所以,他总是默默地努力,暗暗地使劲,因为他相信,只要肯干,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直到现在,他仍然是那个习惯,想做什么,先不声张,做好足够的准备再说。张艺谋作为导演出道的那个阶段,拍的都是文艺片。大都是揭露社会现状,反映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现实生活,比如《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继《活着》之后,他转拍商业片。那个阶段,也是他被骂得最惨的时候,社会舆论认为他是为了挣钱,开始拍垃圾片了。以现在的角度看,《英雄》开启了中国商业大片的先河,但是在2002年,人们骂他“投西方所好,有了耍匠人小聪明和农民的狡黠”。但张艺谋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哪个艺术家甘于过一成不变的人生。不断追求卓越、创新,这本就是他们骨子里的基因,张艺谋也不例外。他说:“我想做一些不一样的。”时代变了,生活水平变了,观众的口味变了,为什么我不能变?从寻根溯源的文学,苦大仇深的思考氛围中过来后,他想适应市场,想做一些符合大众娱乐口味的东西,就是这么简单。即使被骂,也要做,做他自己认为在适当的时间该做的事情。每一个功成名就的人的一生,都有几个阶段会被骂、被误解、被诋毁。与普通人不一样的是,成功的人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梦想、初心。对与不对,原本就没有什么标准。关于这个问题,他是这样说的:“我始终让自己有所期待。”如今,他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但是对于一个有目标、有激情,深深热爱着自己事业的人而言,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他还是那个想有好剧本、好团队,想拍一部部佳作的电影人。最后的话张导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在没成功之前先干应该干的事情,成功以后再干想干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他可以靠着自己过硬的基础知识、对事物独特的见解以及他毒辣的眼光,选出一部部好的剧本,挑到一位位可以完美诠释角色的演员。他在自己努力的过程中,还懂得把握合适的时机,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这些都是他成功的因素。而他能做到这些,离不开对艺术完美性的执着追求与严谨态度,还有他超强的自律性。所以张导无愧于“国师”的称号,因为他的每一次成功总是能带给我们不同的人生启示。END插图 | 小晚本文首发于“山月铺子”,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1 66影视 苏ICP备66666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