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8亿的《长津湖》,从三个维度证明:为何他们是步兵之王

66影视小白影视资讯人气:572时间:2021-10-02 15:03:02

昨天看《长津湖》的时候,坐我前边的是一对老夫妻,从两人对话中我知道,这是一位老兵。

在影院灯光暗下之前,我瞥见老爷子穿着一身65式军装,离开时我才发现那绿军服已经微微发灰,上面有破洞修补的痕迹。

从头到尾,老人似乎都很平静,但到了电影最后,胡军饰演的雷爹那场戏,我清楚地听到,老人哽咽的声音。

我不知道,老爷子是否在那一刻,想起了自己牺牲的战友。也不知道,老爷子是否就曾参加过那场保家卫国的战役。

而我早已哭成了狗。

没有任何意外地,《长津湖》爆了。

这部三位名导联手,《士兵突击》编剧兰晓龙的呕心沥血之作,首日票房破两亿,截至发稿时,影片票房已经突破7亿 。

打破11项影史纪录。许多观众评价说,这是国产战争片新的天花板。

影片点燃了观众蓄势已久的观影热情,最重要的是,人们曾经担心电影讲不好那段历史,但影院里自发响起的掌声足以证明,它撑得起各方对它的期待,也对得起电影里讲述的那群人。

某种意义上,它还让那些影院里从热闹到安静的新一代观众了解:为什么我们要打那一场仗?

在那个朝鲜最冷的冬天里,我们的志愿军在装备远不如美军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打败美军的王牌部队?

而所有的问题或许都可以汇聚成一个问题:到底为什么,我们把这群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

为什么我们必须打那一场仗?

终于有一部电影,把那场定国之战的起因,清楚明白地拍出来。

电影开局就在伍家在浙江湖州的渔船上,伍千里抱着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坛归家。

政府给一辈子住在船上的父母分了地,他吃着家里的饭菜,终于盼到了和平安稳的日子,他一心想着给家里盖房,再给易烊千玺饰演的弟弟伍万里讨个媳妇,但就在这时,他又被紧急召回部队,准备赴朝。

弟弟伍万里也要跟着哥哥伍千里去前线,伍千里说:“老大(伍百里)说了,我们俩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让你打!”

但最后,还是兄弟齐上阵。

电影里的教员(唐国强 饰)用最精炼的两句话解释了必须参战的原因和意义。

第一句——“ (敌人)敢过三八线,过不过鸭绿江啊?”

第二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而千里所在的第九兵团,参加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长津湖之战,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重头,也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拐点,正是此战,不仅将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更彻底扭转了战争形势,为最终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电影更是用几个细节,交代出了是什么令他们不求回报,一声令下便奔赴千里之外参战?

七连指导员梅生有文化,说的话一针见血:「这场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所以他放弃复员,揣着女儿的照片又乘上了开往朝鲜的列车。

神枪手平河则是一边擦着枪,一边说了句,但愿后人再也不用生活在硝烟中。

最实在的那句话,还是来自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张涵予饰),他掷地有声地说,新中国给了土地和家,绝不能再让人抢走。

但,参战,绝不等于我们好战。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在战场上,伍千里及时阻止了一心杀敌的弟弟对已经没有抵抗能力的美军指挥官开枪。

他说:有些枪可以打,但也有些枪可以不打。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有勇有谋,有血性,也有中华文化特有的温良。

电影里美军无差别扫射战士尸体,拿人命打赌,我们的连长却阻止了万里去枪击已中枪的敌人,因为伤兵不杀,尊重生命,战争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和平。

可我们中国人不挑事,也绝不怕事。我们绝不主动发起战争,可谁敢来欺负我们,那就让他们试试。

而电影,就是关于这些参加这场战役的小人物,是如何成为被雕刻在纪念碑上的名字的故事。

这些纪念碑上的名字都有血有肉,他们本来也该有自己的生活,看弟弟娶老婆,看着娃娃长大,却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生命。

值得吗?

电影有场戏——

志愿军战士乘坐火车前往前线的途中,火车门被吵着要跳火车的伍万里打开,所有人怔住了。

当伍万里拉开车门,映入眼帘的是落日余晖下雄关万里的长城!

壮美河山,多美啊!

一瞬间,从银幕里的七连战士到银幕下的我们,全都震撼到几近失语。

电影中还出现了火车在水面中的倒影,那是火车正在过黄河。山河壮丽,直击人心,就在那一刻,到底为什么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已经无需任何一句台词了。

一个镜头,胜过万语千言。

是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去,生死未卜。

但,古诗还有下半段——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为什么要打这场仗?这么壮丽的河山,美好的家园,一寸,也不容践踏。

谁是我们的龙城飞将?中国人民志愿军。

为什么在装备远不如美军的情况下,我们能赢?

整部影片,真的非常好看,非常燃。

但,普通观众,或许只是看到惊心动魄的爆炸、生死一线的肉搏和震天动地的大战,但在许多军迷眼中,那些可以称作国产电影新标杆的战争戏,同时也是对抗美援朝战争最好的呈现。

电影也是对那个疑问最好的回答:为什么在装备远不如美军的情况下,我们能赢?

电影首先拍出了,这场仗,多难打。

摆在志愿军面前的,一是冷。

长津湖,周边遍布着崇山峻岭,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美军陆战1师的师长史密斯也曾说:“长津湖地区根本就不适合军事行动,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

资料显示,1950年的冬天,是朝鲜50年间最冷的冬天,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40摄氏度。

而片中的大部分我军士兵都穿着单薄的棉衣。

两军对垒,可装备天差地别——

美军穿得暖,物资充足,乐呵呵地过感恩节吃火鸡大餐;

另一边,我们的战士在冰天雪地里冻得打哆嗦,几个冻得硬邦邦发了霉的土豆,一咬硌掉半颗牙,还相互让着吃。

这个对比,已经瞬间刺痛观众的心。

但更严峻的,是武器装备的巨大差异。

与第9军团在长津湖对垒的,是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美陆战1师。

八国联军侵华中,就有这支部队的参与。抗战结束后,这支部队曾被派驻中国,并且在驻华期间爆发了令国人愤慨的qj北大女生事件,这支在中国境内犯下了无数罪行的部队,终于在朝鲜战场上和中国军队相遇,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作为美军王牌部队,当年其装备之强大,最可怕的,就是他们占有制空权。

电影开场不久,就是美军轰炸机地毯式轰炸志愿军列车的场面,炸弹带着啸叫撕裂空气坠下,逼着七连战士们弃车步行行军。

而最令观众咬牙切齿的,是乱石阵那场戏。

志愿军战士们或躺或伏,隐蔽在一块块大石边,大气都不敢出。两架敌机飞走又折返,轰鸣而来,由远及近。

他们折返,根本不是我们的战士们暴露——而是他们是要打个“赌”,赌谁的炮弹能打中更多乱石滩上的“尸体”。

于是一时间,12.7毫米机枪的扫射下,乱石滩血肉横飞,到死都屏住呼吸不愿暴露战友的战士们或死或残,或亲眼看见战友死在自己面前。

这里,我们的战士完全可以逃生,但,这就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宁死,也巍峨如山。

当炮火残忍地追着战士们灼烧,一种极具逼迫感的氛围,就这么将你拉回到那个敌我装备悬殊到不可思议的战场。

战争的残酷扑面而来,而更严峻的是,这仗,怎么打,才能赢?

一是凭战术战法。

电影中,我军的三三制、三猛,都有精细的呈现。

比如,在护送电台途中七连偶遇兄弟部队被美军围困, 伍千里当机立断,支援友军!

这是主角们的第一场夜间遭遇战,整段战斗戏大概持续了30分钟,全程紧张、惨烈,激战一个接一个,但,看得人真痛快啊!

我们志愿军为什么是全世界军队都惧怕的陆战之王?这一战拍得明明白白。

战术安排、狙击手对射、远程精准投掷手榴弹、借助照明弹杀敌够厉害了,居然还有英文诱敌。

整场战斗,伍千里率领战士们用了我军的经典战法,那就是三三制:每组3~4人,攻击时以战斗小组为单位,相互支援相互掩护,呈三角队形冲锋,相互掩护,减少伤亡。

七连的战士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投掷手精准打击,定点爆破。

神枪手占领高地一枪一个准。

突击手以三三制队形冲锋。

更绝的,干脆缴了敌方的坦克,再跟敌人的坦克硬碰硬。

打得聪明,打得漂亮!

还有最后歼灭北极熊团的那场大戏。

那一夜,大雪依旧纷飞,那个夜晚,中美两军士兵都记忆犹新,电影用视觉化的场景,对大战进行了完美还原:

霎时间,整个夜空中划过满天的信号弹,志愿军士兵披着白布向美军冲锋过来。

为了脱离包围圈,美军数百辆坦克依次排开,数不清的榴弹炮、迫击炮将炮火倾泻在志愿军阵地上。

而我们的战士们一排排倒下,后续士兵又一排排接替着冲锋。

那场战役七连所在部队整团吃掉的敌军,就叫“北极熊团”。

这一战,完美呈现了我军纵深穿插作战,分割,步兵冲刺近身肉搏的优势,也充分体现了我志愿军另外两个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与三猛。

其间的恢弘大气、波澜壮阔,几句话都无法形容到位。

正是有着如此灵活机动的战术,才让装备远逊于美军的志愿军能在长津湖战役中,一夜之间就顺利截断敌人,钉住他们,消灭他们。

但最大的原因,是我们的战士。

电影没有神化志愿军战士,把他们塑造成战无不胜的“超人”,但正是对历史的尊重,也让观众更看清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多么了不起。

因为我们战士们的勇气,彻底超出了之前所向披靡的美军对人类极限的想象。

这就是为什么,在电影结束时,当冰雕连猝不及防出现在银幕上,美军将领也被冻僵在长津湖的志愿军战士所震撼,脱帽致敬说:有意志如此强烈的对手,美国人是无法打赢这场仗的。

这就是答案。

为什么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一提起志愿军,经常说起,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但,《长津湖》最动人的地方,就是拍出了,他们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

本片编剧,兰晓龙。

在他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和《士兵突击》中,观众早就听说了——「七连」。

主角们所在的队伍正是钢七连。

在《士兵突击》中,早就交代过钢七连的前世今生。

「抗美援朝时,钢七连几乎全连阵亡,被取消番号……」

而《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也像是和七连的前辈们,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报数。

朱亚文:“七连第一百三十五名战士,梅生”。

韩东君:“第二百八十名,平河。“

李晨:“第二百二十一名,余从戎“。

胡军:“第十七名,雷睢生。“

吴京:“第一百六十二名,七连连长伍千里。”

最小的易烊千玺,是第六百七十七名战士,伍万里。

是的,兰晓龙这是以钢七连为线索,写出了一个“钢七连宇宙”。

在他的笔下,本片十多个主要人物,个个面目鲜明且有弧光,能让人记得住姓名。

也是他们,演出了志愿军为什么可爱?

志愿军的可爱,是讷于言 敏于行。

吴京饰演的千里,厚重,坚韧,从私下跟七连兄弟们的玩笑,到战场上的勇毅,一看就是百战老兵。

但他最大的愿望,是“带万里回家,盖房子,再给他说个媳妇”。

他对自己的战友,口上明怼,却暗搓搓揣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穿插七连每个战士的编号,姓名。

一开始,观众不明白划着方框是什么意思,直到后来,全明白了。

志愿军的可爱,还在于成长。

曾经的伍万里在江边上没什么事干,就扔石子,把过往船只的风帆都打漏了,

这么一个没事干的少年,倔强、不听话,在惨烈的战斗中也曾流露出胆怯和害怕,却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的战士。

易烊千玺最精彩的,是眼神。

前期眼睛很狠,像匹狼,一碰就炸毛。遇到报数,又发懵。

经历了生死和战场,眼神变得复杂和悲怆。

但经历战火考验,少年的眼神又变了。

当被谈子为(段奕宏 饰)问到,叫什么名字,少年立正,敬礼,报出番号。

眼神坚定,战士长成。

志愿军的可爱,还在于人味儿。

许多人最爱胡军饰演的炮排排长雷爹,出场就是典型的山东大汉,百战老兵油子, 美军的照明弹升空,他能数着秒数,记下照明弹持续的时间。

也是他,看伍万里不会开枪,对着他狠怼,“要害死多少人”,一转身,却对他大哥伍千里心痛大喊:“你这是要他送死啊!”

可看起来凶的雷爹,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让伍千里撒娇的人。

胡军的父亲,在18岁那年就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背过伤员、受过伤、立过三等功。

胡军演这个人物,自然有着对人物更深的理解。

雷爹,是护犊子的老爹。

雪地行军,土豆都被冻硬了,万里啃不动土豆,他从怀里摸出个自己的软乎土豆塞给他,这是他最后的口粮。

但老爹,更是战士。

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战友,他会抱着燃烧信号弹开着吉普车吸引战机,即使燃烧弹烧到他身上,依然强忍疼痛把车开到敌人车队中。

但老爹,更是一个普通人。

雷公牺牲前向美军炮筒里瞄的那一眼,那个羡慕呦。

还有他最后那句话:疼死我了。

这句台词,是胡军自己加的,听得观众心里,生抽一样地疼。

谁说我们的志愿军,不怕疼,不怕死?不怕疼的那不是人,不怕死的,也不是人。

但就是怕疼,也怕死,却可以为了自己的战友,为了身后的山河,用自己的肉身引敌,这就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为什么可爱。

电影镜头从他背后拍过时,背景音乐,用了《我的祖国》。

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啊,有多少人牺牲前最后的念想或许和雷公一样:“想回家了”,

这是电影,借雷公之口,替他们喊疼,替他们想家!

而直到这时候,观众终于明白了千里笔记本红框的意思:在那本名单上,雷公是第一页最后一排的那个,也是那一页最后一个被划掉的。

他的名字被划掉, 七连第一页的士兵,就全部牺牲了。

朱亚文塑造的梅生,说了这么一番话:“我们为什么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

那场戏,也真是吴京演技时刻,这个铁打的汉子,几番忍耐,最终痛哭起来。

七连第十七名士兵,雷睢生,再也不能让他撒娇了。

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电影之外,9月,我们刚刚迎接了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长津湖》,也许让观众对此有了更深的感触:这些回归故土的烈士,可能是个家里人都没了,还想着回家的老兵,可能是一心想着给弟弟说个媳妇的好兄长,也可能,是个怀里揣着女儿照片会说英文的老兵。

而《长津湖》,就是要把镌刻在纪念碑上的名字,补充得更加完整和丰富,就是用176分钟让观众好好看看,我们的志愿军,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

他们的赤子之心到底什么样?

之所以那么多观众被感动,正因为这场呈现,凿得很深,也够认真。

电影,对得起我们的战士们。

特别喜欢段奕宏在剧中说的一句话,个十百千万,还没完没了了。这是对伍万里说的,也仿佛在说我们的战士们。

一位美国老兵对于这场战役的回忆是:“尽管我们凭借着优势火力向他们发起反击,但是他们在倒下牺牲后却又有人不断出现。那天,我被那些中国军人震撼了。我当时就知道,这是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

这场仗,我们的战士们赢了,因为他们知道:“咱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才能让娃娃们不用打仗!”

电影里梅生说,“我希望我的女儿可以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

今天,这盛世,如你所愿。

《长津湖》,正为国庆档创造新的票房纪录,但,更珍贵的是,越多人看到,它就让更多人明白,是无数伍百里、千里、万里的战斗,让如今的我们得以享有现在的一切。

而我们永远记得那些最可爱的人,永远记得守护这片河山的人。

影片结束的时候,全场观众自发的掌声,让我内心久久无法平息。我还记得几乎所有人观众,一直坐到灯光亮起,片尾字幕全部走完都没走,直到目送那位老兵和老伴有些蹒跚地走出放映厅,大家才起身,缓缓离开。

当年的老兵,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今天的中国。

但乘列车穿越万里长城那一刻,没有人怀疑,他们的后代一定能看到可爱的中国。

那么,2021年的国庆,我们看完升国旗、奏国歌,也该去看看,这群最可爱的人的故事了。

从银幕遥望长津湖,我们的生活就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山河无恙,地久天长。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1 66影视 苏ICP备66666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