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赛制的《吐槽大会5》还能抢救吗?

66影视小白影视资讯人气:568时间:2021-03-02 17:06:01

魔改赛制的《吐槽大会5》还能抢救吗?

最近的综艺节目出现了一种趋势:嘉宾例行赶通告,争议飘荡热搜榜,不太体面地占据着观众的眼球和讨论空间。前代节目以话题抢占先机的“综n代”正是重灾区。

从《演员请就位2》,到《乘风破浪的姐姐2》,如今刚刚开播的《吐槽大会5》也陷入了相似的症候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从第三季就开始被质疑节目江河日下的《吐槽大会》,到了第五季再自嘲节目变成“洗白大会”,都已经失了先机。

改了赛制丢了魂

为了摆脱 “洗白”嫌疑,唤起节目的活力,《吐槽大会5》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赛制改革。

首先就是给主咖设置了“竞争上岗”机制,嘉宾需要自曝槽点,通过互相投票来决定谁做主咖。

第一期节目一开始,21位嘉宾出场落座,相互打招呼寒暄,然后在仿佛“土耳其浴场”的大厅中,依次上台自我展示,台下人打分,获得热力值最高的三位嘉宾成为主咖,接着选人分组,组成战队。

这样的模式十分熟悉,上文提到的《演员请就位》《乘风破浪的姐姐》都有相似的规则,而归根结底,它来自开启了“选秀元年”的《创造101》。

如今万物皆可“101”。弟弟妹妹可以,姐姐哥哥也可以,不仅演戏和说相声可以,就连“吐槽”也可以。

但遗憾的是,通过自曝槽点来打破“不敢吐槽”的问题,初衷似乎是好的,但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大张伟率先上台,却不是自曝而是强行推举张大大;陈卓璇自述在参加选秀节目时“众所周知”的惊人发言,台下无人应答;上台时被问“你是谁啊”的姜云升,因为莫名其妙的“玄学梗”被投到热力值爆表……

毫无章法的自曝加上随心所欲的投票方式,让现场气氛尴尬、混乱不堪。随意过了度,节目也成了不知所云的一团乱麻。

“前情”消耗了三十多分钟,终于进入节目的核心——吐槽环节。或许是在《脱口秀大会3》引入竞赛机制让主创们尝到了甜头,《吐槽大会5》如法炮制,让三个战队相互PK,通过现场观众投票计分,所有吐槽结束后根据各自的积分进行淘汰。

通过竞争激发嘉宾的斗志,增添节目的综艺效果和可看性,此法看似可行,但并不适合《吐槽大会》。

众所周知,台上嘉宾的表演效果由稿子和现场表演两方面综合决定,而明星嘉宾们的吐槽稿件往往由专业的编剧撰写,明星嘉宾在节目中提供的是吐槽的素材以及现场的发挥。

这本是一个节目中正常的专业分工,但引入竞赛机制后,就显得不伦不类。吸引观众投票的究竟是内容还是表演?获得了最高票,赢的到底是编剧还是嘉宾?

虽然过去的《吐槽大会》,每一期也会选出一个“Talk King”,但节目中这个称号的娱乐性大于竞技性。当竞赛成为推动节目的动力,观众投票是淘汰嘉宾的依据,节目的逻辑也就此崩塌。

另外,在所有嘉宾吐槽结束之后,突然出现了一个 “补刀”环节,看上去仿佛《奇葩说》中的“奇袭”。

被两个队吐槽的主咖可以在队里挑选一名队员作为“补刀选手”,上台吐槽场上所有对手。如果得票超过全场最高分,那么主咖的得票数就可以翻倍,如果得票没有超过最高分,就算“补刀”失败,队员白来一趟。

声势浩大的赛制改革最积极的意义,可能就是成为了王建国“补刀”时现挂的素材,“我们公司所有的节目都被改成比赛了”“高端赛制斗地主”“就你这个赛制我要不起”。

遥想第一季播出时,《吐槽大会》是“打开网综新世界”的节目,如今到了第五季,名曰创新,却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老套与趋同。而不合时宜的生搬硬套,反而让节目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换汤不换药

话题性强的“综n代”的一大特点,就是嘉宾咖位的升级,随之而来的是嘉宾们的诸多禁忌,节目的掣肘也越来越多。

《吐槽大会》的口碑在“出道即巅峰”后就开始回落,流量愈发声势浩大,发言愈发避重就轻。许多嘉宾不再有笑对吐槽的勇气,“真诚吐槽”的原则也被抛诸脑后。

这是《吐槽大会》“办不下去”的症结所在。

即使片头李诞自嘲着“太难看了”,似乎是在痛定思痛,但除了花哨的赛制更新之外,第五季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新意。

《吐槽大会5》的嘉宾阵容,几乎都是2020年的风云人物,话题集中的几位明星嘉宾里,黄奕、马苏、秦昊、马思纯都在第一期中出了场。

观众对他们已经非常熟悉,而他们被吐槽的重点,也仍然在“离两次婚”“说错了话”“张东升”和“错读张爱玲”中徘徊。这些已经成为他们身上的标签的话题,再反复提及,观众们也审美疲劳。

何况,即使话题本身极具争议,也难见触及问题本质的发言。

脱口秀演员们发挥尚可,但囿于吐槽内容,机灵抖了不少,大多也不疼不痒。呼兰的“名媛拼单告前夫”和王建国的“根茎植物最怕死根(Skr)”难掩生硬,却已经是为数不多的精彩时刻。

弹壳作为说唱歌手,表演让人眼前一亮,但他被誉为高光时刻的“你当红idol,我respect”,也只是无差别地吐槽了一番老生常谈的粉圈问题,蜻蜓点水般掠过。

再有,就是类似 “上对花轿嫁对娘”这样近乎人身攻击的发言——攻击的还是节目嘉宾之外的人。黄奕吐槽秦昊的这番言论也惹恼了节目外的伊能静,在微博上怒怼节目编剧,“写稿的人请学会尊重女性。”

或许真如宋方金得到全场最低分后道出的真相,“没文化占据了上风,今天这个情况,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过去的节目中,真诚表达、笑对吐槽是一种为人称道的勇气,但如今敏感话题不能直接提及,节目就采取了迂回战术。比如请来“跟说唱圈毫无关系”的马苏后,让弹壳在她面前提起跟自己“不熟”的同行。

但不巧的是,这种隐晦输出的“陈年旧瓜”,在“瓜田丰收”的1月之后,网友的兴奋阈值上升,已经很难再触动他们的兴奋点。

何况,没有嘉宾真诚的剖白与自省,节目组试图暗中引导观众,挑起舆论坐收渔利,对观众也是缺乏尊重的。

不如还是想想怎么真正提升节目质量吧。

【文/乔木】

The En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 ↓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1 66影视 苏ICP备66666666号